(文字为原创,图片来自网络)


昨天驱车,去临市的一个县级市做市调
新接的项目就在那,前几天匆匆来过一趟,和甲方寒暄一顿之后天色已晚,来不及细细调研
于是又来了第二趟

这个县级市,给我的感觉就是两极分化异常明显
道路东边是林立的写字楼、大厦、公寓,铝塑板、石材干挂、反光玻璃,现代感十足的钢架结构,有着咄咄逼人的气势。
而道路的西边,却是矮小的民房,三四层建筑,杂乱的门面,忙碌的小贩、麻辣烫、沙县、天津包、水果摊,还有修鞋铺、小卖部、充值店。
在这种陌生的街角转身,总有一种时代的错乱感,一边是冷峻的现代建筑和宣传铺天盖地的房产虚景,一边却是柴米油盐,活色生香的人间烟火,忙碌平庸却真实。

这是个奇怪的地方,中心老城区都是七八十年代的建筑,甚至有一种废弃房的气息,裸露的水泥墙,铁架子常年经风受雨的锈迹,褪色的刷漆广告“专业XX”已模糊得看不清字眼。逼仄的居民楼几步路开外就是个农贸市场,不抬头看凌驾于民房之上的外围高端建筑,完全觉察不到这是一个市中心,更像是是小时候记忆力的居民区。
隔了条街,便是商业中心,CBD,COD,CLD,量贩式KTV,商务接待大楼,各类旗舰店,专卖店,4S店。
我奇怪的是,这种明显的分化,没有丝毫的过渡,就这么硬生生的端立的道路两边,我非常好奇这里的市政规划,大概是因为地方小,而近几年房地产开发侵略式的扩张,使这里的生活变得不太平衡起来。

沿着市区外围的绕城公路开车,放眼望去,全是黄灿灿的油菜花,更远处是一片又一片的荒田,和零零落落的自建房。在荒田的最末端,尘雾弥漫的地方,拔地而起的大厦,施工吊车架,逆着光看像是幻象。
大概是发展的晚,凌乱的规划区域让那片油菜地显得很没有安全感,仿佛明天来,它就会消失在一排又一排的建筑里,找不到丁点原始的痕迹。

有时候我甚至很反感经济发展类似饿久了的饕餮,带着倾略性的目的不断扩张蚕食着每个淳朴的角落。
什么规划,什么新城,什么政府打造如何的城市,什么现代化新城,都是忽悠人的屁话,给你一个美好的前景,美好的政绩光环,你甚至可以忘记自己从哪里出来。
这里无论从交通还是自然环境来说,都是一个适合恬淡生活的小镇,而恰恰是因为它交通的特殊性,被规划盯上了,无法逃脱,成了各个发展战略抢食的香馍馍,升为县级市,又称为某某某与某某某的城市后花园。

这种强烈的却又说不出是什么定义的情绪,总是让我很痛恨自己的职业,我明明知道这些策略会让淳朴的人们掏出全部积蓄买一套原本不适合他们的公寓或别墅,可我还是会用忽悠人的营销策略去比稿,去提案,去获得项目,去操盘,去安慰自己这是城市发展的必要过程。

回去的路上,我看到这个县级市周边的丘陵多数都被开山炮劈掉一半,采石车一抖一抖的载着石块倒进大型机器,这些山体将成为水泥、砖头,将成为高楼大厦,将成为一栋又一栋的石头森林
高速公路上飞速旋转的车轮,就像飞速发展的经济一样,把一段又一段的风景抛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往前却没有终点和尽头。

有时候我在想,以后,我该怎么和我的孩子描述我童年的那种快乐,与眼前的城市发展完全相反的快乐。
我很想回家,虽然我童年的影子也已经被这种过程磨灭了痕迹,可是我能从熟悉的角落,找到记忆里的碎片,我很庆幸我还经历过那种被现在称为“落伍”的生活气息。

同时更庆幸的是,我小时候,没有太多物质支撑的年代,我的父母给了我更为丰厚的情感,那些在现在生活里,看不到,摸不着,说不明的,一点点悲悯和失落。
用很多很难得的情感,支撑着自己的生活,在冰冷冷的城市里,温暖着自己的内心,或许可以凭借父母给予的力量,一直到老去。

2013-03-13 #刺#随笔  

评论(3)

热度(5)